报告导读:
滨海旅游是指以海岸带、海岛及周边海域为空间载体,依托海洋自然景观(如沙滩、礁石、海水、海洋生物等)和人文资源(如滨海城镇、渔村文化、海洋历史遗迹、港口设施等),开展的一系列休闲、观光、度假、娱乐、运动等旅游活动的总称。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旅游的需求增长,滨海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度假方式,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与此同时,消费升级驱动我国滨海旅游从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高端体验(如邮轮、潜水、海岛定制)升级,带动消费结构向多元化、高附加值转变,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滨海旅游业增加值达16135亿元,同比增长9.50%,GDP贡献率达1.20%。
作为深耕中国滨海旅游领域十余年的专业机构,智研咨询致力于携手行业企业,提供精准信息、专业咨询与定制化解决方案,持续赋能滨海旅游产业发展。
观点抢先知:
展开剩余77%行业发展有利因素: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居民出游56.2亿人次,同比增长14.8%,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43.7亿人次,同比增长16.3%;农村居民国内出游12.5亿人次,同比增长9.9%,我国接待游客数量大幅增加为滨海旅游行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产业链核心节点:滨海旅游行业上游主要包括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以及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行业;行业下游主要面向消费者(即游客),包括国内游客和境外游客端盛康优配,国内游客核心群体为家庭游客(亲子沙滩度假)、年轻群体(水上运动、网红打卡)、中老年群体(滨海康养、慢节奏观光)、研学团队(学生海洋科普)等。
增加值: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旅游的需求增长,滨海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度假方式,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滨海旅游业增加值达16135亿元,同比增长9.50%,GDP贡献率达1.20%。
企业分布:我国海岸线狭长且海岛众多,横跨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温度带,拥有天时地利的海岸资源,而我国滨海旅游景区均依托于当地旅游资源而建,因此,我国滨海旅游相关企业也主要分布在天津、海南、山东、上海、广东、江苏、辽宁、福建、浙江等海洋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竞争格局:近年来,受市场前景吸引,众多企业纷纷进入滨海旅游市场,除了传统的海滩休闲度假,还衍生出了滨海度假旅游、滨海体育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等多个细分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细分市场,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相关上市企业:围绕青岛市邮轮母港片区在内的胶州湾、峰山湾等几大重点海域,打造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同时,围绕海南东部四大区域,以及全国其他重点海域,拓展海上旅游布局,向游客提供一站式、多业态、全时段的海上旅游综合服务。2024年凯撒旅业营业总收入达6.53亿元,其中,旅游服务收入2.68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40.95%。
报告相关内容节选:
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2025-2031年中国滨海旅游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基于最新、最全的中国产业链数据,融合权威官方统计、深度企业调研、资本市场洞察及全球信息,通过严格的智能处理和独家算法验证,确保分析结论高度可靠、透明且可追溯。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市场地位证明、专精特新申报、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企业排行、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发布于:湖南省网眼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